“我愿意将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造林绿化方法传授给大家,让更多的人学会种树、爱上种树,一起把咱们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好。”9月15日,在第29届杨凌农高会上,石光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,为参会的广大农民朋友、涉农企业现场解答生态治理、增收致富等方面的问题。
从坚持投身治沙事业,到带领群众致富过上幸福生活,十年间,石光银在与沙漠作斗争的同时,还将目光转移至向沙地要效益。“林子的生态效益好了,经济效益就上来了,致富不再是一句空话。”石光银说。
要致富先修路。可对于曾深受风沙侵害的定边县群众而言,“要致富,先治沙”更为现实与关键。
立志带领群众过上幸福生活,与石光银打小就立下的“一定要战胜‘沙魔’”的誓言密不可分。石光银倾其一生,带领乡亲们历经千辛万苦,在25万亩荒沙、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(丛)乔灌木,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“绿色长城”。
正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绿树,使陕北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,森林覆盖率连年攀升。十年间,陕北的山变绿了,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,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“拴牢”流动沙地的省份;水变清了,陕北地区“一碗水半碗沙”成为历史。
望着眼前茁壮成长的成片樟子松,已经70岁的石光银感慨万千:“我常常说,生命不息,治沙不止。人这一辈子非常短暂,只要把一件事干成了,这辈子就算没白活!”
作为陕西唯一的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,石光银认为,他的使命不仅是要将绿色留下来,更要将幸福生活带给当地百姓。
“取得如今的治沙成果不容易。当年村民们跟着我不计成本地治沙,就是因为完全信任我。现在我更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。”石光银说。
近十年来,石光银逐渐意识到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、经济价值小、观赏性差,粗放造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,于是,低产林改造成了他的新计划。通过不断改良,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已达100多万株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陕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先后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、退耕还林、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和地方重点治理项目,土地沙化呈现出面积减少、程度减轻、扩展趋势逆转3大变化。
这变化,榆林人感受颇深。得益于建设樟子松、长柄扁桃、沙棘基地和推广油用牡丹、樱桃等经济林新品种,陕北的沙里淘出了“金子”。曾经的沙窝窝变成了“金饽饽”,这让当地群众尝到了甜头,收获了经济效益。
“我这辈子治沙吃了很多苦,但是把树种活了,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了。这让我觉得,吃的苦都是值得的。”石光银说。
这来之不易的绿色是乡亲们的绿水青山,也是乡亲们的金山银山。十年来,在良好生态防护屏障的庇护下,榆林“东枣、西薯、北种、南豆”的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,“草、羊、枣、薯”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,为群众在家门口铺就“致富路”。
经过几年摸索,石光银及其团队通过“公司+农户+基地”经营模式,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。在他的带动下,当地先后开办百头肉牛示范牧场、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、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、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、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十多项经济实体,惠及农户1000多户,使沙区群众人均年收入过万元。
如今,石光银的治沙事业也有了接班人。林业技术出身的石健阳,毕业后就跟在爷爷石光银的身边学习和实践林业技术,成为当地第三代治沙人。
“生态效益好了,经济效益就会上来。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。”石光银说,通过多年的实践,他相信因地制宜改变生态环境一定能给人民群众带来“金山银山”。(作者:周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