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/ 政府信息公开 /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/ 林业产业 / 特色产业 / 正文

如何从“柿业大国”迈向“柿业强国”

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,2021年我国柿树收获面积96.6万公顷,年产量343万吨,均居世界首位,是“柿界”中的“超级大国”。除日本、韩国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柿传统产区外,近年来,土耳其、德国、巴西等国发展柿产业的热情不断提升,柿树正从东亚特产成为世界性果树。

我国柿年产量排名前10位的省份,南北各占50%,广西与陕西居于前两位,此外,云南是全国产量最大的甜柿产区,浙江尽管产量居于中位,但效益较高,在柿业中极具特色。

柿果营养丰富,含糖量高,常作为充饥食品,在我国的栽培和利用历史悠久。史书多载:饥年,民常赖柿全活,明代,柿便有“救命树”“凌霜侯”之称,民谚有云“枣柿半年粮,不怕闹饥荒”。按热量当量计算,每亩1300千克柿果及20%的脱壳和磨粉损耗计,一亩柿子相当于310千克小麦或395千克左右水稻的热量,与国内小麦、水稻亩均产相当,真正做到“一亩柿子一亩粮”。且柿树一年种植,多年受益,是名副其实的“木本粮食”“铁杆庄稼”。大力发展柿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。

种质资源是育种选育的基础

从1992年起,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、经济林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始甜柿育种,并着手完善柿幼胚抢救、分子辅助育种技术,逐步建立自身特色的甜柿遗传改良技术体系。

优良砧木的缺乏严重限制了甜柿在我国的推广。亚林所育成的甜柿广亲和性砧木“亚林柿砧6号”,率先攻克了甜柿嫁接砧木技术难关。以“亚林柿砧6号”嫁接的“太秋”甜柿每千克可以卖到50—80元,亩收入达到2万—5万元,打造出“一亩山万元钱”甜柿高效模式。此外,“小果甜柿”“泰富”砧木也颇有特色,丰富了我国柿砧木的利用。

针对生产中“毁灭性”的柿果顶腐病等新型病害,亚林所研发形成柿果顶腐病科学防治技术,使发病率从30%—50%降到3%以下,并集成了一套包括配方施肥、整形修剪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甜柿优质丰产技术体系,在国内多地推广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。

我国系统的柿研究起步较晚,但经过30多年的发展,走完了国外同行100余年的“路”,目前育种栽培技术紧随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。经过多年育种选育,各地选育了一些优良农家品种,有力促进了柿产业发展。据了解,国家柿种质资源圃已收集品种资源700多份,亚林所收集了600多份国外以及我国南方柿基因资源,构建了柿主要种质的表型、分子数据库。

重视甜柿的宣传推广和多值化利用

与传统农作物以及木本油料相比,柿产业的宣传和政府支持力度较少。相对木本油料每亩1000—2000元补助来说,柿良种没有补助。另外,高品质甜柿品种及其砧木适宜区域目前尚不明确。这些因素一定程度限制了柿良种的推广,导致我国柿良种水平较低,涩柿占柿品种的99%,而高效益的甜柿良种不到1%。高效栽培技术中,轻简化、精准化与智能化不高。除个别县市外,由于全国大面积的柿产业缺乏政府支持,产学研有效结合不足,许多高效栽培技术成果产业熟化程度不够,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少,导致目前我国大面积柿单产只有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,优质果率更是只有十分之一。加之具市场竞争力的精深加工产品缺乏,导致我国虽是柿产业大国,但整体效益偏低,非柿产业强国。

我国甜柿生产中品种单一,缺乏具有多样风味、适宜不同人群和不同成熟期配套的高品质良种。各国“甜柿遗传改良计划”均面临近交退化和育种周期过长的双重困境。20世纪90年代以后,日本鲜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育成,西班牙、意大利目前尚未有新品种。

我国柿资源丰富、遗传多样性高,开发有机综合常规育种与现代育种技术,高效创制甜柿新种质才能加快育出甜柿新品种。然而,目前我国只有一个位于陕西眉县的柿国家种质资源圃,广大南方地区极度缺乏柿国家资源圃,导致国内优质丰富的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,种质远没有发挥出对育种应有的贡献,优良种质创制效率仍较低。

“好吃”是检验水果的首要标准,但柿的口感评价体系未明确,品质定向育种也刚起步。柿果功能性保健价值更是多停留在古籍记载以及民间流传层面,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成分尚不明确,相应的功能性产品开发和良种选育缺乏有效科学指导。

加快培育美味且营养的甜柿良种

甜柿是一种健康、营养丰富的美味“树粮”,大量发展甜柿对贯彻落实大食物观,壮大森林粮库具有重要意义。首先,甜柿作为木本粮食,有效体现了森林粮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。此外,甜柿极大地丰富了森林食物的种类,不仅给人带来愉悦的食味感受,还有助于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多样性,促进人体健康,符合大食物观倡导的多样化、健康饮食理念。其次,甜柿产业的发展也能促进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,有利于维护和壮大森林粮库,提升森林生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。

当前,科学评价甜柿良种的优势产区,注重平衡生产与市场需求,科学有序推广,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是当务之急。要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,推动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,构建全国范围的岗位专家体系,在我国南方地区设立国家层面柿资源圃,提供专项经费支持。要明确柿果口感的物质基础及功能性成分,将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,进行优良种质高效创新,育成既“好吃”又“吃了有好处”的高价值功能型甜柿良种。(龚榜初 徐阳)